新闻动态
·图片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动态
·媒体聚焦
·学术活动
·通知公告
·所务公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活动
【10.28】题目:金属薄板塑性变形行为的力学表征与建模
 
2025-10-27 | 文章来源:材料控形控性研究部        【 】【打印】【关闭

时间:10月28日(周二)9:30

地点:郭可信楼 301会议室



题目:金属薄板塑性变形行为的力学表征与建模

报告摘要

轻量化是实现我国“双碳”战略的重要途径,先进轻量化金属薄板在成形制造中的应用不断扩大,其塑性各向异性、拉压不对称性以及屈服面演化备受关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塑性变形行为为成形工艺的开发与优化带来重大挑战。本研究提出了新的十字试样设计方法和随动硬化行为表征策略,精准表征了复杂应力状态对轻量化薄板本构行为的影响规律。开发先进晶体塑性模型,揭示了QP钢基于残余奥氏体相变的屈服及硬化行为演化的微观机理。构建高精度高柔性的各向异性广义塑性本构框架,结合状态变量与应力三轴度的关系,灵活选择拉伸、压缩及剪切主导的屈服方程,精确刻画了复杂应力状态下材料的塑性各向异性。新提出的本构框架兼顾计算精度与效率,相比传统本构模型在预测塑性流动与各向异性方面表现出高保真性,为轻量化金属先进制造工艺开发与优化提供了重大理论支持。将新表征方法和塑性模型应用于复杂零部件的成形过程模拟,显著提升了零件的成形精度与生产效率。

个人简介


侯勇,德国洪堡学者,现于德国多特蒙德工业大学轻量化结构与成形技术研究所A. Erman Tekkaya院士课题组做洪堡学者。从事高强轻质金属薄板的先进力学表征、塑变机制及多尺度建模研究:发明了具有十字臂增材强化的新型双向拉伸试样,解决了ISO标准双拉试验中屈服轨迹测量应变小的难题;揭示了先进超高强钢的屈服面演化行为及其相变机制;开发了高精度各向异性塑性本构模型框架,解决了多种高强轻质金属薄板精确本构建模的科学问题。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在本领域顶刊Int J Plast等发表16篇,被引用1156次,发明专利7项。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汽车轻量化应用技术创新成果大赛二等奖、AWMFT & APSTP青年科学家奖、同济大学机械工程优秀博士论文奖等。在国际塑性年会ICPDF、国际塑性加工“奥林匹克”ICTP等重要会议及国内外著名院所作邀请报告多次,获聘TOP期刊J Mater Sci Technol、J Magnes Alloy等期刊专栏编辑/青年编委,获金属所J Mater Sci Technol期刊“优秀贡献奖”,担任包括Int J Plast在内多个学术期刊审稿人。

文档附件

相关信息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地址: 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 邮编: 110016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版权所有 辽ICP备05005387号-1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