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材料界面的亚埃尺度结构和材料性能”年度学术交流会在金属所召开。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副主任车成卫教授、工程与材料科学部金属学科处长郑雁军教授、项目主持人叶恒强院士、金属所所长特别助理暨科技处处长李秀艳研究员、项目学术领导小组成员清华大学朱静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朱敏教授、重庆大学副校长刘庆教授、北京大学彭练矛教授、钢铁研究总院庄景云教授、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罗豪甦研究员和项目各课题组主要成员出席了会议。
车成卫副主任首先介绍了“材料界面的亚埃尺度结构和材料性能”重大项目的产生过程以及基金的最新动态。叶恒强院士介绍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背景、发展趋势以及本项目的目标。
项目专家组听取了各个课题负责人的年度进展报告,认为各课题在项目研究目标的指引下,分别在材料界面原子构型的亚埃尺度分析基础上,对高温合金蠕变中基体/Ni3Al界面处基体相尖突的位错结构、Mo裂纹尖端处应力场导致的相变、多铁性材料疇区的电极性和磁性、通氧气氛下金属结构演化、复杂体系的表界面构型等进行研究,有的还联系到材料界面的力学、电学、磁学、化学性能,取得许多成果。有的课题在电子显微学定量分析、纳米区域测量磁性相的磁滞回线等方面,显示出强劲的创新能力。各课题研究人员积极搭建研究平台,拓展表征技术能力,深入分析实验结果,关注材料界面的热点问题,反映出团队的良好工作状态和进取精神。项目专家组希望本项目在发挥象差校正电镜优势的同时,也要关注其它电镜技术对界面研究可能发挥的作用。

学术交流会现场

车成卫副主任讲话

叶恒强院士介绍项目情况

朱静院士作报告